Your life is the way you influence!
讓生活風格,成為你最自然的影響力
引領自媒體世代的時尚生活趨勢媒體

Your life is the way you influence!
讓生活風格,成為你最自然的影響力
引領自媒體世代的時尚生活趨勢媒體

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2025年社群趨勢:Threads走向廣告商業化之前,還有這些行銷人必學新招!

還記得Threads剛推出時,以作為Instagram的衍生產品,可方便連結Instagram帳號,起初編輯星兒有點不太能理解到底是怎樣的社群平台,畢竟我們手中已經有了臉書、Instagram、甚至小紅書,那這個新興平台是想達到什麼樣的作用,而使用一陣子之後,想必大家都認為這是一片無廣告的社群平台淨土,但是我相信你應該也有發現2025年Threads社群的趨勢已開始廣告化、商業化現象,官方也表示Threads 正式踏入廣告商業化的戰場!除了廣告的進駐,編輯星兒發現近期大量的品牌業者使用素人口碑行銷方式,你所看到網友的發文已經不單單只是純文字分享了!沒錯,而是結合了實用推薦與品牌合作的優質內容!

S風格誌 1

圖說:Threads的商業化現象——素人口碑行銷

Threads社群新風貌:素人真實力與品牌專業力成為新商機

Threads上的內容生態正悄悄變質,除了官方廣告即將進駐,Threads上出現一個更隱晦的商業化現象——素人口碑行銷!不少品牌商家開始尋找素人進行行銷宣傳,編輯星兒的閒暇時間就是很愛滑Threads,近期看到很多分享文,然後下方留言區帶出一個導購連結,這種「先建立共鳴,再提供解方」的發文方式還不是少數,甚至形成一種趨勢,品牌不再直覺式的廣告行銷,而是將廣告拆解成「生活碎片」,讓消費者不自覺接收訊息,這種「去廣告化」的廣告,或許正是未來社群行銷的終極形態?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許多品牌不再只找大網紅,而是轉向微型創作者或素人,開始尋求與非專業網紅合作,讓他們在自己的小圈子中用「真實體驗」的口吻推廣產品引發共鳴,讓廣告文章顯得更有親和力,產品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而最近Threads上出現很多類似這樣的貼文,甚至發展成某種文字公式,建議想要嘗試經營Threads來行銷的你,也可以試試看以下公式:

  • 「個人故事+解決方案」:先建立情緒再反轉,比直接稱讚更令人印象深刻。

男友送這支口紅根本直男審美⋯⋯(個人感受)

但後來發現混搭其他顏色意外超美!(留言區附購買連結)

  • 「丟出求助訊號+真心推薦」:品牌以互動式內容自然融入產品價值,衍生出「自問自答」的模式。

求滅痘神招!最近臉爛到不敢出門⋯⋯(三天後更新)

謝謝網友推薦,一週急救真的有效!根本爛臉救星!(下方留言區貼出正確使用教學+購買連結)

  • 「對比實驗」:透過素人的「不專業實測」強化可信度,讓消費者買單。

買了去斑保養品,左邊是用前/右邊是用後(也許沒那麼專業,但顯得更有可信度)

這差距合理嗎?(標註品牌帳號)

  • 「跟風」:利用多個素人同時建立話題。

跟風來探店,這家餐廳超遠,但他們的甜點真的無敵……(留言區附上品牌名稱)

為什麼素人業配更有效?

  1. 信任感更高:比起明星網紅,素人看起來更「真實」,就像朋友的推薦。
  2. 成本更低:品牌不用花大錢找KOL,找100個小帳號互惠發文可能更划算,不過預算成本雖降低,但也多出了溝通成本
  3. 演算法助攻:Threads的推薦機制會讓這類貼文更容易出現在同溫層中,形成「大家都在討論」的錯覺。

當消費者越來越厭倦「過度包裝」的廣告,品牌更需要「真實的代言人」——雖然素人業配並不會完全取代KOL,但證明了:「真誠的分享,才是最好的行銷」。


Threads 內容升級:用『情緒價值』帶動故事

雖然素人業配能提高購買慾,但是在曝光這一點,利用明星藝人來達到行銷曝光度,有點像是「質感內容革命」——「情緒價值」訴說故事,讓粉絲在不知不覺中沉浸其中。過去,明星代言可能是拍攝產品照,但現在,Threads上更像是一場「微型劇場」,透過細膩的鋪陳,讓產品成為故事的一部分。例如:

  • 「影片說故事」:是原生廣告型態的進階版,將文字故事具象化,形成**「具象化的情感體驗」**,讓受眾不只「看到」產品,更「感受」到產品的存在,讓品牌更具沉浸感,如同範例所呈現的影后母女,延續熱播劇《影后》中母女動人情感,特別邀請兩位藝人以「影后母女」身份同框,演繹品牌核心精神,碰撞出品牌多元魅力,帶出「有種幸福叫新年發福」的行銷企劃。

範例:

為什麼「情緒價值」更得消費者心?

  1. 停留時間更長: 故事性的貼文會讓用戶反覆觀看細節,進而成為「高互動內容」,進而推播給更多人。
  2. 二次創作效應: 粉絲會自發分享,甚至二創,形成病毒式擴散。
  3. 社群渠道切換更靈活: 比起直接的「廣告」,親民的內容更容易被接受,進而引發討論,本身又是免費的曝光。

也許是Threads 的演算法無意間助長了這樣的趨勢,帶有故事性與情緒張力的貼文更容易引發互動,進而被推播至更廣的受眾,品牌商家看準這點,以親和力滲透同溫層,然而,當內容的觀看時長或互動數取代按讚數成為演算法指標,品牌勢必得更擅長說故事,而非單純販賣商品,這就是廣告與真實交織的新型態社群生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