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作者 Eddie 專訪|誠實面對自己,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主線任務

在正式踏進廣告產業之前,Eddie 的夢想就是想進入國際廣告公司,體驗精彩、富有創意的生活。

但當理想照進現實,他在第一年就發現,那樣的環境雖然刺激,卻不是他想待一輩子的地方。

他說:「我對文字有共鳴,但後來發現當時廣告文案幾乎都是『為寫而寫』,那不是我的初衷。」

從華麗職場到真實自我

在日商公司任職期間,Eddie 經歷了節奏放慢的階段,也正好遇上疫情。那段時間讓他開始探索:「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麼?」

他嘗試過插畫、經營閱讀帳號、甚至架設保健食品網站,但最終他發現,唯有在經營個人品牌 Goodlifer|好好生活家時,才是能讓他真實發揮自己、結合熱情與價值的地方。

放掉過去嘗試的東西,不代表失敗,而是把時間放在真正快樂的領域上。

這段歷程,也讓他明白:幫助別人看見自己,是他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

Eddie 《Goodlifer|好好生活家》品牌負責人

放下與前行:邊做邊準備,累積底氣

在辭職成為全職創作者前,Eddie 選擇邊工作邊經營副業。

當他決定全職投入時,早已清楚自己的方向,也用成績向身邊的人證明這條路的可行。

挑戰都是在真正開始後才會出現。人在學習經歷害怕後,才能真正長出底氣。

在現實生活中,Eddie 同時遇到了推力(不適合的環境)與拉力(內在渴望)並行,才讓他有機會邊走邊嘗試,逐漸了解到自己要什麼、不想要什麼。

Pexels Bertellifotografia 573241

誠實,是人生最重要的主線任務

Eddie 強調:「不一定要斜槓,也不一定要創業,維持現狀也可以是選項。」

真正重要的,是誠實問自己一句:「我喜歡現在的生活嗎?」

當人誠實面對自己,人生就會開始回饋給你新的可能。

認識自己,是人生的主線任務,也是一切選擇的起點。

低潮與行動:看見挑戰中的力量

Eddie 在訪談中也坦言曾經在推廣服務與課程時遇到過低潮。

但每一次挑戰,反而讓他看見自己的力量與價值。

先覺察並穩住情緒,再找下一步的行動。

與其埋怨環境,不如觀察自己能加強的部分。

若一時看不見自己的價值,就從生活中練習:發現小成就、累積自信,這才是真正的自我成長。

Pexels Adilgkkya 2902747 1

《慢慢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十階段的自我洞察

Eddie 在新書《慢慢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中,提出「自我洞察十階段旅程」,這是一個具有邏輯的過程,帶你看見「我是誰、我渴望什麼、我要往哪裡去」,最終再回到自己身上。

他相信,當我們能看見渴望、理解選擇背後的原因,就能在生命的兩面性中保持樂觀與彈性。

在所有事情還沒成型之前,也要勇敢嘗試。當你知道自己為何而選擇與行動時,本身就很有意義。


結語: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從個人品牌 Goodlifer | 好好生活家,到Podcast節目《我會好好生活》,以及今年新出的著作《慢慢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Eddie 的創作都在提醒我們:

人生不必一次就找到答案。

在一次次誠實的自我對話裡,學會看見自己、接納自己,並在過程中成為那個「活得越來越像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