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綠美圖開箱:一座城市的文化森林,光影、風與知識在此流動

探索「打開,我們的美術館」跨域展演、典藏教育展《庫房裡的光》,與建築大師SANAA共同打造的知識與藝術場域

臺中中央公園北側,一座等待多時的文化新地標「臺中綠美圖」,終於揭開神秘面紗。

在 9 月 23 日的媒體預覽會上,臺中市長盧秀燕與日本 SANAA 建築事務所 的兩位建築師——妹島和世、西澤立衛,共同出席「綠美圖開箱」儀式,宣告這座融合藝術與閱讀的跨域場館,正式邁向試營運階段。

3. 盧市長與建築師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合影。圖片來源:臺中綠美圖提供|anpis Foto 王世邦.jpg
盧市長與建築師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合影。圖片來源:臺中綠美圖提供

這是 全臺首座同時結合市立美術館與市立圖書館 的場館,象徵著臺中邁向「藝術 × 閱讀 × 自然共生」城市願景的新篇章。

試營運將於 10 月 28 日至 11 月 16 日 舉行,並於 12 月 13 日 正式開館。

一座文化森林的誕生:光影流動的建築詩學

綠美圖位於水湳經貿園區中央公園北側,由八個獨立卻相互串連的量體組成,覆以銀白鋁製擴張網,如輕紗般映照中央公園綠意。

建築採「開放、透明、流動」的理念設計,空氣、光線與人流在空間中自然穿梭。

臺中綠美圖建築外觀遠景 。圖片來源:臺中綠美圖提供|yhlaa李易暹攝影
臺中綠美圖建築外觀遠景 。圖片來源:臺中綠美圖提供

多層次的遮蔭廣場,讓民眾能自在停留、閱讀、呼吸自然。這座建築既是場館,也是一座「文化森林」。

我們希望綠美圖既是建築,也是公園的一部分,讓人能自由穿梭,讓陽光、風與綠意自然流動。
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10. 遮蔭廣場。圖片來源:臺中綠美圖提供|yhlaa李易暹攝影
遮蔭廣場。圖片來源:臺中綠美圖提供

他們的設計理念延續自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與羅浮宮朗斯分館,卻更貼近臺灣氣候與日常節奏。

而鏡面不鏽鋼打造的大型水池,除了映照天光與綠影,還能釋放水霧降溫,形成舒適的「微氣候」,成為場館最療癒的空間之一。

美術館 × 圖書館:文化的雙心臟

進入館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座透明玻璃圓屋:一座是服務臺,另一座通往地下融合空間,象徵知識與藝術的相遇。

綠美圖大廳 。圖片來源:臺中綠美圖提供|yhlaa李易暹攝影
綠美圖大廳 。圖片來源:臺中綠美圖提供

美術館挑高達 27 公尺,是全台最高的展覽廳,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將於五間展間登場。

6. 美術館大廳5樓。圖片來源:臺中綠美圖提供|yhlaa李易暹攝影
美術館大廳5樓。圖片來源:臺中綠美圖提供

首展作品包含韓國藝術家 梁慧圭(Haegue Yang) 為此量身創作的《流動奉獻-樹蔭三合》,象徵自然與社群的連結。

另一側的圖書館則以柔和的金屬線條與流線型家具,營造明亮通透的閱讀氛圍。書架、座椅甚至冷氣迴風系統都由 SANAA 設計,兼具美感與機能。

無論是在窗邊閱讀、或穿梭於書牆之間,都能感受到綠美圖特有的寧靜節奏。

連結兩館的「文化之森」屋頂花園,讓建築與中央公園無縫銜接,邀請人們在半戶外空間中散步、閱讀、感受風的流動。

4. 文化之森。圖片來源:臺中綠美圖提供|yhlaa李易暹攝影
文化之森。圖片來源:臺中綠美圖提供

城市的文化界面:主視覺與設計榮耀

綠美圖主視覺由 日目視覺 設計,以幾何色塊與線性圖像詮釋「開放與融合」的精神。

圖書館識別以「自由之書」為靈感,美術館識別則融入「黃金比例」與「螺旋大廳」的意象。

識別系統既具現代感,也能靈活應用於城市各角落,展現臺中「文化活性 × 生活共融」的精神。

這項建築與視覺設計,近期更榮獲 2025 金點設計獎標章 雙料肯定,並將角逐年度最佳設計獎。

綠美圖不僅是一棟建築,更是臺中文化自信的象徵。

試營運活動與講座:藝術、閱讀與城市生活的交會

綠美圖試營運期間將舉辦多元藝術與閱讀活動,包括半開放式庫房互動展兩大主題書展,以及結合戶外燈光裝置、影像聲響作品的文學與創意工作坊,其中不容錯過的活動包含:

〈環境與建築〉專題講座
  • 11 月 7 日 19:00~20:30
  • 主講人:SANAA 建築師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 報名時間:10 月 15 日中午 12 點起至額滿Accupass 報名連結
Sanaa專題講座「環境與建築」11月7日登場
Sanaa專題講座「環境與建築」11月7日登場
「打開,我們的美術館:與綠美圖相遇的 N 種方式」系列活動
5 1.「打開,我們的美術館 與綠美圖相遇的n種方式」活動主視覺橫式
「打開,我們的美術館 與綠美圖相遇的n種方式」活動主視覺

由策展人林昆穎策劃,邀集三組創作者以綠美圖為靈感,推出跨域展演,涵蓋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文學與教育推廣。活動亮點包括:

  • 日本導演菱川勢一的影像裝置〈斑駁光影組曲〉,捕捉臺中城市日常。
  • 文學家甘耀明量身創作〈少年、梅花鹿與綠美圖〉,結合夜間燈光裝置。
  • 表演藝術作品〈慢慢散步,在美術館〉,觀眾可參與現場演出或透過QR code自由探索建築空間。
  • 11 月 2 日與 11 月 15 日將舉行公眾活動「由內到外:寫生馬拉松」,以及 11 月 8 日登場的「靈感之徑:從日常到我們的美術館」藝術家講座,邀請民眾以身體感受環境之美,並聆聽創作者的靈感故事。
3. 打開我們的美術館系列活動 藝術家林祐如、田孝慈與團隊共製現場演出與影像檔案|圖片來源:臺中市立美術館提供
〈打開我們的美術館〉系列活動 藝術家林祐如、田孝慈與團隊共製現場演出與影像檔案
圖片來源:臺中市立美術館提供
3. 甘耀明書寫計畫結合戶外燈光裝置,將於試營運期間展演〈少年、梅花鹿與綠美圖〉精華內容
甘耀明書寫計畫結合戶外燈光裝置,將於試營運期間展演〈少年、梅花鹿與綠美圖〉
4. 菱川勢一〈斑駁光影組曲〉將臺中日場景像以抽像動畫方式進行創作
菱川勢一〈斑駁光影組曲〉將臺中日場景像以抽像動畫方式進行創作
典藏教育展「庫房裡的光」

以可視性庫房設計為概念,打破傳統封閉典藏印象,透過光線、互動體驗揭示藝術作品從誕生、入庫到保存的完整生命歷程,引導觀眾認識中美館典藏品與典藏保存實務。

7 2.庫房裡的光主視覺直
庫房裡的光主視覺
「交會之所—打造共融的文化場域」國際論壇

11 月 15 日至 16 日登場的國際論壇,邀集來自 10 國、13 位國內外重要機構館長及專家齊聚臺中,論壇涵蓋「與城市共生的美術館」、「藝術與閱讀交會的創新可能」、「藝術作為共融對話的橋樑」、「美術館延伸的遊戲森林」四大主題。

6 1. 國際論壇「交會之所—打造共融的文化場域」活動主視覺橫式
國際論壇「交會之所—打造共融的文化場域」活動主視覺

臺中的文化新象徵

市長盧秀燕表示:「綠美圖不只是新建築,而是市民共享的文化場域。透過藝術與閱讀的結合,展現臺中以自然為核心推動文化發展的決心。」

隨著 10/28 試營運與 12/13 正式開館,綠美圖不僅將成為臺中市民日常生活的文化場域,也將串連中央公園、水湳轉運中心與國際會展中心,成為城市文化聚落的核心。

這是一場建築的開幕,同時也代表著城市文化氣質的升級。

在這裡,光影、知識與藝術交會,邀請每一位觀者在自由流動的空間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故事;在這座森林般的建築裡,每一次呼吸、每一場閱讀,都是一場與城市同頻共振的體驗。

試營運與正式開館資訊

1. 臺中綠美圖開館視覺橫式|圖片來源:臺中綠美圖提供
臺中綠美圖將在12/13盛大開館|圖片來源:臺中綠美圖提供

試營運:2025年10月28日至2025年11月16日 

正式開館:2025年12月13日 下午1點 (公眾入場)

試營運開館時間:每週二至週日9:00-17:00、每週六9:00-20:00

地點:臺中綠美圖|臺中市西屯區中科路2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