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life is the way you influence!
讓生活風格,成為你最自然的影響力
引領自媒體世代的時尚生活趨勢媒體
- 登入
- 註冊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總會遇到各種情緒風暴:他人的批評、家庭成員的情緒勒索、社會標準的壓力,這些看似無形的力量,其實深深影響著我們的內在狀態。然而,正如盧米所說:「你是整片海洋,不只是一朵波浪。」唯有當我們不再將自己的情緒綁在他人的風浪之中,才能真正自由地航行,活出有質感的生命。
在這篇文章中,將一同探討:如何在紛擾的現代社會中守住自我,不被他人的情緒與評價所左右;如何建立穩固的內在系統,成為情緒的主人而非奴隸。
生活中,有多少煩惱其實不是來自事件本身,而是來自我們對他人反應的過度關注?你是否曾因同事的冷眼、朋友的一句玩笑話,心情整日低落?這些情緒的波動,讓我們像被外界牽線的木偶,失去了主導人生的能力。
阿德勒心理學強調「課題分離」,提醒我們:他人的情緒與看法,是他們的課題,不是我們的責任。若總是讓外界的風雨決定我們內心的晴雨表,就永遠無法真正獨立思考與選擇。唯有把情緒的主導權拿回來,生活才會有方向感。
當我們學會不立即回應他人的情緒,而是先觀照自己的感受時,一種新的力量就會悄悄誕生——那是一種來自內在的穩定感。
「你做得不夠好」、「別人都比你優秀」……這些評價常常像毒箭般射入我們心中。但真正的問題,不是那些話語本身,而是我們是否相信了它們。
尼采曾說:「凡是不能殺死我的,終將使我更強大。」這句話不僅是一種生存的宣言,也是一種心靈的指引。歷史人物如韓信,正是因為不被當時的羞辱與批評打倒,反而在自我信念中堅定前行,最終才成為將帥之才。
在我的生命整合一對一教練中,經常探討一個關鍵問題:「你對自己的價值,是建立在什麼之上?」當我們學會建立內在的自我評價系統,不再依賴外界的掌聲與指責時,就能走出「活給別人看」的囚籠,真正活出自己。
想知道如何建立高自我價值感?如何培養安全感與自信?
誠摯邀請你與我預約體驗生命整合一對一教練服務,在你成為自己的路上,讓我陪你走一段。
生活的壓力從來不只是工作與家庭,更多時候,是來自那些無法說出口的內在重量。也許是一句沒被理解的話、一場沒人看見的努力、一段難以釋懷的關係。
講者用「靈妖 身輕如燕」來形容那些懂得管理情緒的人,他們不會將所有情緒背在肩上,而是學會釋放、轉化與放下。薩提爾的「冰山理論」指出:我們外在的行為,往往是內在感受、期待與渴望的投射。當我們願意向內看,辨識那個總想討好別人的小孩,或是那個總怕被拒絕的大人,才有可能讓自己真正放鬆下來。
情緒穩定,不是壓抑,而是一種內在的清晰——我知道我在經歷什麼,也知道我可以選擇不被它牽著走。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靜下來是一種奢侈。許多人一旦安靜就焦慮,彷彿只有忙碌與社交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但真實的平靜,來自一個人也能自在地與自己相處。
像是一杯熱茶、一段無聲的閱讀時間,甚至是靜靜地坐在窗邊發呆,這些簡單的時刻,是與自我連結的絕佳機會。正如盧米提醒我們:「寂靜是一座橋,通往你靈魂深處的入口。」
在我的教練對話中,常鼓勵學員定期進行「心靈對話練習」——給自己一封信、寫下當週最深的感受、或只是問自己:「今天你還好嗎?」這些簡單的動作,是通往情緒穩定與自我理解的重要一步。
(越強大的練習,往往都越簡單!)
社會總讚美那些「理性」、「聰明」、「堅強」的人,但真正的強者,不是從不崩潰的人,而是懂得在情緒來臨時與之共處、不輕易被牽著走的人。
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提到:「主動的人,對自己的情緒負責;被動的人,則任情緒決定行動。」當我們學會在衝動之前深呼吸三秒,在情緒爆發前先問自己:「這是我真正的想法嗎?」那一刻,情緒不再是敵人,而成為理解自己的一面鏡子。
隨著人生歷練的增加,我們終會理解:成熟不只是年齡的增長,而是一種看淡的能力——看淡得不到的,看開不被理解的,看重自己內在的聲音與平靜。
認識自己一輩子的旅程。
歡迎到 Podcast &Youtube 聽聽我們如何突破侷限,活出自己!
我與思葒都很樂意陪你在人生旅程中走一段!
Nora -《教練日記》Podcast & Youtube
思葒(S編)-《讓思想去旅行》Podcast &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