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life is the way you influence!
讓生活風格,成為你最自然的影響力
引領自媒體世代的時尚生活趨勢媒體
- 登入
- 註冊
2023「這群人」宣布2024年開始停更,公告發出,隨即引發許多人開始探討自媒體到底還有沒有經營的必要,其中包含Joeman、志祺七七,還有谷阿莫都有拍影片分享他們身處業界的觀察。
而今年隨著市場逐漸飽和、全球疫情解封,導致受眾注意力都從網路回到生活的現在,許多一線創作者的流量被大肆分割,這也讓正在外圍觀望的人更加疑惑:現在做自媒體還有價值嗎?2024年才開始踏入還來得及嗎?
如果你也正在觀望自媒體,今天將通通為你解答疑惑!
隨著越來越多創作者投入這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前提下,許多原本還行得通的行銷策略、定位方針都已漸漸失效,許多創作者除了要面臨演算法的考驗,還要面對受眾口味變化的事實。
而根據我們工作室的觀察,自媒體市場飽和帶來的影響,在這四個層面是最顯著的:利基市場、流量紅利、內容策略、商業模式。
今年只要和學生一對一諮詢時,都會有學生問我:已經很多人在做這方面了,繼續投入還做得起來嗎?相較於過去零星的擔憂,今年這個問題出現的頻率已經越來越高了。
其實不難發現,以前飽和的創作領域大多集中在理財、行銷,但現在就連過去小眾的市場,例如質感生活、藝術領域,都已經越來越飽和了。這會讓我們在找到突破點的過程中不斷細分自己的利基市場,以往可能是講「理財」這個大主題,現在必須要切分到小資女理財、信用卡理財等更小的主題,才有關注度。
這樣的變化也導致我們不能再用以前的思維先廣泛嘗試再慢慢縮小利基市場,必須要在剛投入時就精準定位。
2019年因為知識型內容剛起飛,如果你在當時投入自媒體經營,幾乎都能承接到滿多的流量紅利。以前的創作者,只要稍有策略幾乎都能在三個月輕鬆破萬,再加上利用UGC等工具,增粉養粉都相對容易。
然而,如果你是現在才進入自媒體,你會發現流量變得更難取得。在兢爭變得更激烈的同時,還要在平台的演算法中突破重圍,諸多的因素都導致新進的創作者,如果要在短時間內獲得流量,勢必要在前期就投注相當多的心力,過往那種邊兼職經營,還能經營得有聲有色的時代已過去。
上一段有提到,當越來越多創作者投入的情況下,激烈的同儕競爭會帶動內容的質量提升,進而讓閱聽者的標準越來越嚴格。
從平台剛發跡時的Youtube觀察,剛開始只是一般人存放影片的地方,只要稍微有梗、輕鬆分享就能讓觀眾滿意,甚至累積第一批粉絲;但現在只要收音差、畫質不好,根本連點進去都不想。
因此接下來的作品已無法再單靠「質」、或單靠「量」來取勝,勢必要兩者兼具,不但以質來取悅觀眾,也以量來取悅演算法,在這種雙重嚴苛的條件下,創作的門檻變高,連投入的心力也變得和以往不同。
最後,我也發現到,許多人投入自媒體的背後,其實是想要創業、打造一個商業模式。
不難發現網路上已經充斥著各種知識型的服務和商品,可能2019年時,線上課程才剛起步,到了2021、2022年時,已出現專門挖掘老師開課的平台,而這塊市場目前也還在蓬勃發展中。
或許是看到了這方面的商機,導致許多創作者明明也不是知識型的創作者,也想轉型當專家,進而知識變現,而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的情況下,就有那些其實不怎麼專業,卻急著要變現的「講師」開出了參差不齊的課程,甚至被人譏笑為「割韭菜」。
現在自媒體的大環境雖然機會仍多,但競爭也非常激烈。要如何在這劇烈變化的產業中還能找到一絲生機呢?以下將提供三個解方!
在經營知識型帳號時,有些人會把帳號經營成百科全書,滿滿的知識點;也有人因為專攻生活類型,就將平台布滿了搞笑內容。這樣的定位因為找到特色,在初期會讓你成長快速。
但現在除了這些內容外,思考策略時要同步思考「長紅內容」與「爆紅內容」,讓它們可以彼此穿插互補。我們要有內容能被演算法快速推播出去,協助我們觸及更多的新受眾;同時也要有鋪陳我們專業價值的內容,固守我們原本的粉絲。
再者,為了增加自己的觸及率,我們也要在不同的平台曝光自己。
由於受眾閱聽習慣的差異,不同的平台接觸到的受眾很不一樣,以我自己為例,我就發現Podcast的聽眾與我Youtube的受眾很不同,因為喜歡聽覺吸收資訊的人未必喜歡看影片,反之亦然。所以我們要學會用一份內容、一份心力,去創作出各個平台都適用的內容,才不會過度內耗自己。
而所謂的自動化,就是建置好自動化的Email電子報名單、IG的自動回覆機器人,甚至是把網站的SEO優化,這些都是將來能幫我們帶來長尾效應,增加效率的方式。
想要在自媒體拓展知名度,適度地使用人脈槓桿是很重要的。
身為創作者,識別度相當重要。當一個市場中充斥著營養師、健身教練等專家時,專家本身的光環已經褪去,每個「師字輩」能帶來的吸引力已經沒那麼強的此時,跨界的合作帶來的信任感,才是能在自媒體突破重圍的關鍵!
2024想投入自媒體還有什麼細節需要注意呢?快點擊節目完整收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