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life is the way you influence!
讓生活風格,成為你最自然的影響力
引領自媒體世代的時尚生活趨勢媒體
- 登入
- 註冊
今天的你好嗎?
在這個快速更迭的社群媒體時代,大家都想在社群上展現自己最完美、最成功的一面,所以我們總是非常努力地「活出」最好的樣子,小心地維護自己的人設和形象,給自己近乎苛求的超高標準,每天戰戰兢兢,深怕自己不夠完美、不夠好,就會被淘汰、被拋棄。
為了被他人看見、認同、喜歡,我們究竟花了多少努力呢?
但不管再怎麼努力,看到別人光鮮亮麗的照片,輕輕鬆鬆就獲得超高的按讚及追蹤數時,內心好不容易築起的「自信」,總能輕易被擊潰。透過社群上的零星碎片,我們總想像著對方的人生是多麼的完美無缺:漂亮的外貌、財富自由的生活、成功的事業、緊密的社交圈……,但套在社群濾鏡下的真實,真的是如此嗎?藏在亮麗社群背後的陰暗面,其實是許多人不敢碰觸的焦慮不安和脆弱自卑。
可是,這樣的比較心態和對社群上的數字焦慮,仍舊像個未爆彈,不斷催促著我們要更努力、追求更好,才能和那些根本不存在的「完美」較勁。為了成為他人眼中理想的樣子,我們用過度努力的方式,不斷付出自我,到了最後,似乎連真正的自己是誰都忘了……
在《過度努力》這本書中,慕姿心理師透過8個真實生命故事與對話,帶我們一一去挖掘,這些深藏在「過度努力」背後,我們說不出口的傷和脆弱。藉由這8位故事主角的訴說,我們彷彿也能在其中看見自己的影子。
從小父母的高度要求與期望,好像做不到就不值得被愛,為了不讓父母失望蒙羞,為了獲得那些「有條件的愛」,迫使我們必須不斷鞭笞自己,努力符合他們的期待與標準。面對師長的教誨和規範,為了不被處罰、不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我們必須努力證明自己是聽話的、有用的,才能被大家所認同與喜愛。經歷家庭的紛爭與破碎,讓我們覺得或許是因為「我不夠好」,才會被拋下,只能一直努力更好,讓自己永遠被需要。
這些童年創傷,在發生當時我們都還小,沒有太多的選擇和能力,所以被迫發展出這樣的生存策略:讓自己透過「努力」,不要再受傷。但這樣的策略和他人的要求與期待,卻在日積月累中,逐漸內化成我們用來要求自己的高標準,在往後的人生裡,仍不斷追逐那個別人眼中「理想」的自己,因為在潛意識裡,我們仍舊恐懼,害怕自己不夠好、不符合別人的期待,就會被討厭、被丟下,無法獲得愛。
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同,甚至是愛,我們不斷的努力、付出全部的自己,卻從沒有問過:「我快樂嗎?」、「這真的是我喜歡的嗎?」,而所有為了取悅、順應他人的努力,回過頭來,卻都成為了我們身上的傷,在無形間,變成自我禁錮的枷鎖,越是努力,就越是被緊緊地鎖在過往的傷痛之中。
如何勇敢看見並接納自己的脆弱?來聽聽這一集分享!
究竟該如何跳出這個無止盡的比較與努力迴圈呢?我認為還是要回到源頭,好好正視與療癒過去的傷,和內在小孩好好和解,讓我們的心,不再停留在「受傷孩子」的階段,才能放下「害怕不被愛、不被認同」的恐懼,勇敢地往「成人」之路邁進。
或許在過往的人生經驗中,我們沒有機會從父母或他人身上,獲得無條件的愛與支持,但是,現在我們長大了,擁有更多的能力與選擇,就像慕姿心理師在書中說到:
"當我們願意理解:自己的選擇,只是為了生存、為了適應,而這些選擇沒有好壞。當我們能給自己一點同理、一點溫柔,一些空間,能夠好好呵護自我,讓自我能夠伸展時──自我會慢慢長出力量,面對這個世界;也將有勇氣與彈性,讓自己的人生有其他選擇的可能性。"
所以這一次,讓我們重新選擇吧!試著告訴當初那個受傷的孩子:「別擔心,去成為你喜歡的樣子吧!我會陪著你!並永遠無條件的愛著你!」
在閱讀這本書時,我常需要中斷一下,讓自己的心和止不住的淚,有個空間可以喘息,才發現:啊!那些我以為已經過去的創傷,它們沒有不見,只是被我藏到更深更深的地方,但在潛意識裡,依舊深刻地影響著我。因為害怕重演過去「不被愛」的經歷,現在的我是如此努力的在生活中和社群上,展現自己的「完美」,只為了證明自己是足夠好的、值得被喜歡的。
但,這麼努力的我們,怎麼可能不好?
或許是因為一直關注、渴求他人的眼光,讓我們迷失了自我,試著把焦點拉回自己身上,問問自己:「如果不需要完美,我會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呢?」,然後試著成為那樣的人吧!
因為我們不需要完美,就已經足夠完整了!
最後,我想把書中的這段話,送給一樣過度努力的你:
「嘿,一路走來,你辛苦了。
只要你願意,你可以為了自己努力。
不過,你再也不需要用努力來證明自己,
因為你的存在,就是無可替代的價值。」
延伸閱讀:
【 心靈書單 】我可能錯了! 翻轉職涯的新選擇,就從不相信內在的念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