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放下那些不再需要的人事物,騰出空間,輕盈地迎接豐盛的到來!關於「斷捨離」,你不能不知道的3大原則和3本好書推薦!

嘿~你相信嗎?其實萬事萬物都有能量唷!

在這個快速發展、經濟蓬勃的時代,許多人在物質層面不虞匱乏,但在享受物質生活的同時,卻有越來越多人發現自己是很「不快樂」的。

你也是這樣嗎?

物質的充裕,無法彌補心靈的空缺,過度的慾望與比較心理,讓我們不自覺陷入執著的泥淖,無法清楚分辨什麼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進而囤積了許多不必要的物品、情感和信念。這些「囤積」是混濁的能量,累積起來成為沈甸甸的重擔,在無形中阻礙著我們的能量流動,讓心靈的負荷越來越沉重……

斷捨離引言

而近年開始盛行的「斷捨離」、「極簡主義」其實就是相應而生的概念,主打簡化生活:減少那些不再服務於我們的人事物、釋放內心壓力。但你真的知道什麼是斷捨離嗎?今天就讓編輯 Shelly 來和你聊聊「斷捨離」是怎樣的一回事!讓我們拋下那些不再需要的人事物,更輕盈地迎接豐盛的到來吧!

延伸閱讀:【人物專訪】透過整理,釐清生命的意義|生前整理的藝術|feat. 空間整理師 Jill


什麼是「斷捨離」?斷捨離三大原則

「斷捨離」的概念源自日本沖道瑜伽創始人沖正弘,他因受到印度瑜伽中「斷行、捨行、離行」的啟發,於 1976 年提出並倡導這一瑜伽理念。後來經其弟子-山下英子(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斷捨離始祖)發揚光大,並將原本著重在「心的執著」上的瑜珈修煉,延伸發展成普羅大眾更容易接受與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方式。而山下英子所提出的斷捨離包含以下三大原則:

一、「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是關於「」的哲學:在購買或接受物品前,以「自己」為出發點去思考什麼東西 ❶ 最適合現在的自己 ❷ 讓你感到最愉快也最常用,只購買有用、真的需要、真的喜歡的東西,避免衝動消費、重複購買、和非必要消費。

二、「捨」棄多餘的廢物

是對「」的哲學:清除和整理舊物,丟掉、轉賣或送出自己用不到或是重複的物品,放下那些「好可惜」、「不要浪費」、「未來可能用得到」的想法,只留下自己現在真正用得到的東西

三、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最後的「離」,其實是「」的哲學,它與情感有關,試著去思考與感受自己和物品之間的連結:是什麼原因讓你留下這個物品?一個人?一段回憶?還是一種情感的束縛?放下透過物品來尋找自我認同和情感依託,並藉由不斷練習「斷」與「捨」的過程,脫離對物品的執著,讓心靈得以解脫、重獲自由。

斷捨離機制
圖解斷捨離的基本概念,圖片內容取自山下英子《斷捨離: 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棄多餘的廢物, 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改變30萬人的史上最強人生整理術!》一書

簡單來說,斷捨離其實就是一種自我覺察、認識和清理的過程,以「物品和自己的關係」為主軸,從「我」的角度去思考及取捨物品。「斷」和「捨」都是具體的行動(doing)方針,藉由不斷的去做,練習反思「什麼是自己真正需要與適合的」。而在收拾家裡雜物的同時,其實也是在清理內心的垃圾,透過整理物品,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理清心中的混沌。這個過程讓我們從「看得見的世界」走進「看不見的世界」,拋開對物質的執著,最終成為那樣的狀態(being),回歸最純粹、最原本的自我。

想聽聽更多斷捨離的實際案例與故事?除了山下英子老師的書,也可以看看全球知名的日本整理師近藤麻理惠的著作《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本書一推出便在日本國內引發熱議,甚至熱銷全世界,也打開近藤的全球知名度。其系列作品更被翻拍成同名實境節目


不是只有丟東西!人、事、物都要斷捨離!

雖然斷捨離一開始的概念主要是透過「捨棄不必要的物品」來達到生活及心靈的淨化、簡化,但其實這三大原則不僅適用於物品,還可以延伸到我們的人際關係、信念與生活方式。

一、人際關係斷捨離

人是群體動物,只要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必須學習如何與他人溝通、互動、建立關係。但不是每一段關係都能帶給我們正向能量與影響,有時可能會遇到「有毒的關係」:你會覺得每當遇到對方,總是備感壓力,並出現自我貶低與懷疑、情緒低落、內耗又無能為力的負向情緒,甚至有人還遭逢了肢體及言語暴力、PUA 等更深層的心靈傷害。

Heartbroken

這時,請你勇敢地向這段關係說「不」!不論對方是曾經要好的朋友、再親密的伴侶或家人,若你已經受到傷害,選擇主動保持距離、設立界線,是一種保護自己的勇敢作為。識別出那些讓你感到不舒服的人際關係,放下對過往美好回憶的執著與依賴,嘗試理解每次相遇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與時效性,斷捨離掉不合適的關係,讓自己有更多餘裕和充足的能量去遇見那些真正能支持、陪伴你的人。

人際關係的斷捨離,是為了騰出更多空間給自己,「你」很重要,把自己照顧好,才能更輕盈、更自在地繼續接下來的人生旅程!

人際關係斷捨離

二、限制性信念的斷捨離

除了有毒的關係,我們的心靈也常常會被他人的投射、限制性信念給綑綁,以至於限縮了對未來可能性的想像,更阻礙了我們的前進與成長。這些限制性信念往往源於過往的人生經歷、他人的評價與社會期待,讓我們不自覺地懷疑自己,不敢去追尋內心的渴望和展現真實的自我。因此,斷捨離掉這些限制性信念,是重獲心靈自由很重要的一步,唯有勇敢突破層層的心靈枷鎖,才能長出屬於自己的生命之花!

限制性信念

想拋開限制性信念,首先要試著覺察「現在這個念頭,是我自己的?還是別人給的?」,你可以透過自我對話、反思與自由書寫的方式來協助自己釐清,當你開始意識到哪些念頭是外界影響所造成時,勇敢的挑戰並質疑這些聲音吧!接下來就能實施斷捨離步驟,將那些限制你、阻礙你前進的念頭丟掉,並在騰出空間後,為自己重新建立正向、自我肯定的信念,要相信自己「能做到」的!

因為很重要,所以現在跟著我說3次:「我值得!我可以!我很棒!」

Believe In Yourself

延伸閱讀:【療癒書單推薦】總是自我懷疑,害怕失敗?潛藏在「冒牌者症候群」下的恐懼與焦慮,讓這三本療癒書籍陪你克服吧!

三、生活方式的斷捨離

生活中那些不好的習慣與行為模式,是否也常讓你感到萬分疲倦與沉重呢?不管是不健康的飲食和作息、對物質或社群的過度依賴、不良嗜好,或是病態型的成癮行為,這些不恰當的生活方式會默默影響著我們的情緒、表現和生活品質,而當失去一開始接觸時的新鮮感,我們會變得更加無力,導致需要依賴更多外在刺激,而逐漸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中。

成癮行為

讓我們終止那些令人感到疲憊與焦慮的習慣吧!改變生活方式的第一步是意識到這些行為對我們的影響,並利用建立新的「好習慣」來取代那些舊有的、不適當的方式。你可以從最簡單的小事情開始著手,像是:固定休息時間、每天運動 10 分鐘、選擇相對健康的飲食……,也可以尋找支持系統,呼朋引伴一起開啟新健康生活。給自己設定一個可實現的最小目標,逐步改變習慣,就像《原子習慣》一書提到的「最小努力原則」,並透過複利效應,讓小習慣成就大事情!

擺脫對外在的依賴,回歸到內心的平靜,就從最微小可行的行動開始吧!

原子習慣

想了解更多建立好習慣的撇步?來讀讀《原子習慣》吧!

透過以上這三個內在層面的斷捨離,讓我們在心靈層次能達到更深刻的釋放與重整,這不僅是對外在事物的放下,更是重新認識與探索自我的契機,學習接納、放下、釋懷,當我們清理掉心理的垃圾與重擔後,才能用更輕鬆通透的心情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擁抱更多的機會與可能!


怎麼開始斷捨離?讓這3本書,給你一點開始的動力!

想開始執行斷捨離卻毫無頭緒?可以參考前文所提到兩位鼎鼎大名的斷捨離大師-山下英子近藤麻理惠的相關著作,從中更深入地了解斷捨離的理念與實際執行步驟和原則,幫助你釐清自己與物品間的情感和關係,並藉由書中的實際案例,更清楚該如何判斷物品的價值與去留,建立一個「有意識」的選擇過程,進而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心靈空間,創造出更舒適的生活。

想過上有品質的生活?來聽聽這集吧!

其實,斷捨離只是一個讓我們學習「向內挖掘」的過程與手段,若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丟東西,那麼這個方法可能無法從根本解決你的問題。因此,除了上述兩位老師的著作和分享,編輯想推薦另外 3 本更心理層面的書籍,幫助你從內調整自己的信念,以達到內心真正的清理與改變!

斷捨離推薦書單(一):《精準購買:比「斷捨離」更極簡、永續的究極之道

受夠了不斷地購買、囤積、收拾、整理、丟棄的惡性循環了嗎?那就從源頭做起吧!

本書作者-塔拉.巴頓,以自己廣告人的專業視角,揭密商人們到底是如何透過廣告行銷,不斷洗腦人們消費購買他們不需要的物品,藉此引導讀者反思自己的購物行為究竟是出於「物慾」,還是真的有需要?更點出過度消費與「自我價值感太低」間的關係。本書透過輕鬆的口吻,傳達出「精準購買」的重點,並提供了日常可行的實踐練習,幫助我們從源頭開始,擺脫過度消費、提升自我價值!

精準購買
斷捨離,然後呢?其實我們最該學會的是—挑選耐用、實用、合用的物品,過著愛物惜物的生活!

斷捨離推薦書單(二):《囤積癖:從消費欲望到斷捨離,囤積世代的物我依存關係

你知道儲物症(又稱囤積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嗎?「囤積」是一種「延遲決定」的做法,因為害怕犯錯、感到焦慮、無法做出決定,所以先囤積起來,但當物品積累到一個程度後,更無從去處理,導致囤物者本人逐漸被淹沒與癱瘓。

本書作者以自己母親的囤積癖案例分享,與讀者共同探討囤積癖的心理與歷史文化源由,究竟人們是如何陷入資本主義的消費文化誘哄、物我依存的難分難捨、無底洞般的物欲需求?囤積彰顯了人與物的依存關係:或許是缺乏安全感、也可能是一輩子的創傷、難以割捨的回憶,或是內心深處對某種生活形式的嚮往。透過作者母親的故事,或許我們也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理解為什麼我們會囤積不必要的物品,以及背後深層的情感需求,並學習逐步釋放對物品的執著,找到心靈的自由!

囤積癖
面對天災人禍,如果你得逃命,你會帶上什麼?哪些東西是在你生命中,真正無可取代的?

斷捨離推薦書單(三):《人際斷捨離:學校沒教,但社群時代必修的人際關係整頓課

在社群時代,我們很容易就能與他人建立關係與連結,但面對無效社交、情緒勒索、有毒關係,你的社交能量是否早已耗盡呢?

不只空間需要清理,心靈更需要定期大掃除!本書作者以心理師的專業角度出發,透過 39 篇人際關係整頓術,結合情境故事、機智話術、實用方法的分享,陪你有效率的人際斷捨離!讓你有效分配「社交能量」,打造有品質的人際關係和社交互動!「斷開鎖鏈、斷開魂結」,捨棄那些令你感到壓迫、不舒服的人際關係,正視「自己需要的關係究竟是什麼」,才能把寶貴的時間與心靈空間留給自己,和那些真正喜歡且值得的人們!

人際斷捨離
一個人很難讓所有人都喜歡,卻容易在討好別人的過程中,慢慢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編輯真心話>

對我來說,斷捨離,不僅僅是單純地丟掉不需要的東西,而是在這段自我對話與反思的過程中,更深刻體悟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將那些舊有的、不再服務於我的人事物從「我」分離,為新的豐盛流入騰出空間。

前陣子,我在心裡單方面結束了一段 10 幾年的好友關係,因為彼此人生方向漸行漸遠和價值觀的落差,讓每次的見面與互動都為我帶來深深的疲憊與消耗,所以決定默默在心裡獻上祝福,並劃清界線。原本以為自己會非常難過,結果真的斷捨離後,反而發現有一種如釋重負的釋然,也明白「放手≠失去」,而是在跳脫這段關係後,有更多的餘裕和空間好好梳理與觀照自己。

編輯真心話

不論是物品、過往回憶,或關係,放下那些會阻礙我們前行的牽絆和依戀,只留下那些真正令你感到喜悅和幸福的人事物,一起創造更多美好、迎來更輕盈的豐盛吧!

最後想送給看到這邊的你,一首編輯私心很喜歡的昆達里尼瑜珈 Mantra,祝福我們在彼此的人生旅程中,都能更輕盈地向前邁進😊

“Travel light,

Live light,

Spread the light,

Be the light.”

― Yogi Bhaja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