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life is the way you influence!
讓生活風格,成為你最自然的影響力
引領自媒體世代的時尚生活趨勢媒體
- 登入
- 註冊
從今天起,為生活而工作,而不是為工作而活!
每天醒來,內心的第一個念頭是「又要開始了嗎……」?
在一天還沒正式展開之前,就已經感到無力、提不起勁?
如果以下情境與你的日常相符,那麼你可能正處於倦怠狀態:
倦怠(Burnout)不只是情緒低潮,而是一種需要正視的現象。
它不僅影響個人身心健康,也導致企業流動率升高、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影響整體社會發展。「休息一下」可能能暫時緩解疲勞,但真正擺脫倦怠的關鍵,在於找到根源,調整工作與生活的運行模式。
倦怠管理專家艾米莉·巴列斯特羅斯(Emily Ballesteros)在新書《我得了不想上班的病》中,提出五大核心解方,幫助我們重新奪回對生活的掌控權。
特徵:工作量過大、待辦事項永遠填不滿,時間總是不夠用。
常見心態:習慣討好他人,認為「成就比休息更重要」。
警訊:當被要求額外任務時,內心充滿憤怒與抗拒,卻無法說「不」。
特徵:人際互動超出負荷,感到疲憊、想躲起來。
常見心態:不懂拒絕他人,總是把別人的需求擺在自己之前。
警訊:面對邀約,第一個反應是「唉……」而不是「好啊!」。
特徵:對生活缺乏熱情,長期處於「無感」狀態。
常見心態:覺得自己像個旁觀者,對目前的角色感到厭倦,卻提不起勁改變。
警訊:看到別人充滿動力時,內心感到困惑或羨慕。
當你不清楚自己最重視什麼時,容易陷入「忙碌卻不滿足」的惡性循環。
我們習慣滿足別人的需求,卻忽略自己的需求。但照顧好自己,才是長久之道。
了解真正的「優先事項」,避免在精疲力竭時才被迫做決定。
時間、精力、金錢、注意力、耐心都是有限資源,學會設限,才能避免過度消耗。
壓力來臨時,我們容易沉浸於焦慮,忽略真正的解決之道。
作者艾米莉在書中提到,我們之所以會陷入倦怠,往往來自於「限制性信念」:
但事實是,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也沒有人能決定你該如何生活。
倦怠,其實是身體在提醒你:「現在的模式不適合你了,該改變了。」
如果你懷疑自己是否處於倦怠狀態,不妨透過這本書來深入探索。這不只是一次短暫的「充電」,而是一場能真正改變人生的療癒旅程。
📖 立即試閱:《我得了不想上班的病:倦怠的5大解藥,從有毒工作中奪回你的人生》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
資料提供:時報出版